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公司 > 宏源的承销秘诀

宏源的承销秘诀 [《金融世界》2012年03月号 ]

宏源证券的快速发展引起市场关注,主要得益于企业债发行管理体制的变革,公司内部环境的变化及团队拼搏。

本刊记者  罗三秀/文

2011年,江苏如东县东泰社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泰投资”)成功发行了12亿元企业债券。这是该公司第一次踏入债券市场,对于债券融资知之甚少的东泰投资在选择承销商时尤为谨慎。

“在学习借鉴其他公司债券发行申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设置了一套评判承销商的办法。通过综合集选和评判,最终敲定宏源证券作为主承销商。”东泰投资总经理吴昊告诉记者。

“当时到场的券商有3家,通过评选,我们认为宏源证券的方案做得最好。”吴昊回忆说,“相较于其他券商,宏源证券在方案中对我们地区的发展走势、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财务管理系统的规范、征信方式等都有较好的建议,提出的项目开发思路也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应该说,他们的发行方案是比较详细、切实可行的。”

2011年与宏源证券合作的还有淮南矿业集团(下称“淮南矿业”),淮南矿业选择了联合主承销的方式,宏源证券是两家联合主承销商之一。而这已经是淮南矿业第二次选择与宏源证券合作。“在企业债市场上,宏源证券最近几年的业绩确实有很大提升,而且在发行企业和投资者中的口碑也较好。” 淮南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小波表示。

近年来,宏源证券债券承销业务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的历年数据显示,2007年,宏源证券的债券承销金额仅为8.4亿元,随后这一数据逐年增长,在2011年猛增到214.5亿元(其中199.5亿元为含铁道债在内的企业债券承销额)。

相应地,宏源证券的债券承销总额在券商中的排名也从第32位攀升至第11位,企业债承销额在券商的排名则上升至前3位。而整体债券承销收入在过去5年也从1147万元增至上亿元。对此,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吴志红将原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指得益于整个债券市场的大发展。市场大发展,机遇也就多了。”吴志红告诉记者,2005年,企业债规模大概是654亿元,2009年最高达到4252亿元。

而市场的发展又得益于企业债发行管理体制的变革。吴志红说,整个企业债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在年初要报额度,发改委要报到国务院批额度,批完额度后再返回来申报发行材料,现在只要符合发债条件,发改委审核就好了。

地利则是指公司内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指股东更替后给宏源证券带来的变化。

2006年9月,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入主宏源证券,原控股股东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彻底退出。此时,吴志红也被新任领导班子“起用”,作为投行部执行副总经理分管债券业务部门,告别了6年的“冷板凳”时期。

用吴志红的话说,新股东进来后,公司领导班子对债券业务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公司党委书记、纪检委书记帮助部门跑了很多项目,不管是在发行人客户还是在投资者客户上都提供了帮助。

全员战斗的状态从侧面也反映了吴志红所说的“人和”。在他看来,团队自身的敬业和拼搏是这几年固定收益业务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对于吴志红哲学味十足的总结,一位合资券商人士的分析则更为直接:“嗅觉灵敏,抓住了市场机会,对于市场的判断较准。”

该合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后,国内企业债市场发展较快。宏源证券、华林证券等中小券商抓住了机会,在企业债业务上早早下手,尤其是城投债业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按照吴志红的说法,宏源证券在过去5年实现了3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靠银行担保起步。吴志红回忆道,2007~2008年,银行还可以为企业债担保,所以在这段时期就和大银行建立战略合作,让银行做担保,业务很快就起步了。

第二阶段,则是靠“打品牌,抓铁道债”。吴志红告诉记者,2009年开始,铁路建设进入高潮,融资量很大。“在战略上,我们是集中一切优势兵力去做铁道债。”

凭借在2009年铁道债第一期分销中取得的承销团第一名的成绩,宏源证券被铁道部发现后便在铁道债的承销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从第二期的联合主承销商变身为第五期的牵头承销商。

随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潮,则为宏源证券提供了第三个发展机遇。吴志红概括道,“2009年,2010年,这两年我们抓两端客户,即最高端的铁道债和最广阔的城投债。”

“2011年,我们又开始转向了,全面进军,力求铁道债、城投债、产业债等各个方面平衡发展。”吴志红说道。

不过,在优势明显的铁道债券承销业务上,宏源证券已然变得谨慎。一位债券交易员透露,由于是上市公司,宏源证券的风险控制较为严格。2011年,因为没有激进地参与承销铁道债券,宏源证券在这块业务的排名已经有所下滑。

然而,在介绍宏源证券债券承销业务的发展经验时,吴志红却并没有提及与发改委的关系,而这一点可能是发债人更为看重的,也是其他同行认为更加重要的。

“宏源证券和发改委的业务关系较好,沟通顺畅,减少了审批过程中的一些麻烦。”王小波告诉记者。

一位小型券商固定收益部的人士更是毫不讳言,从做材料到把债券发出来,各家券商用的时间可能都差不多。“按照发改委的说法,大家做的材料都一塌糊涂。如果说宏源证券、华林证券等券商的承销优势有多么大,我并不认可。”

“宏源证券、华林证券等中小券商利用项目和发改委形成了较好的业务关系,一些个案也就变成了行业通版标准,随着时间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这些券商有了较稳定的客户基础,形成良性循环,开展业务也就大受裨益。”前述合资券商人士表示。

经验值得借鉴,不足也是明显的。

对于前述小型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提到的申报材料的质量问题,吴志红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有些外资券商的材料形式做得好,而我们的材料注重‘实’,‘形’却做得不够。”吴志红坦言。

此外,宏源证券在产品方面的短板也一目了然。“产品结构目前还是比较单一,短融、中票、金融债、国债还没有,而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有完整的产品线。”吴志红表示。

“宏源主要是以企业债为主,公司债、金融债没怎么做。”前述小型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债和金融债要做起来就需要投行部门和债券二级市场业务的配合。

如其所说,宏源证券要弥补其他种类债券的承销短板,获得固定收益业务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并不容易。

前述合资券商人士指出,中小券商要延续成功,发展为大券商,恐怕不能停留于过去以“产品和项目”为导向的思维,而要以“客户”为核心,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业务整合。就客户融资需求而言,就需要券商充分发挥投行部门、固定收益业务部门、销售交易部门等各部门的协同作用。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中行的“下一步”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收缩后,中行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中国太平:“海归”返乡
中国太平释放出业务重心回归内地的信号。


泰康怎么了
这几年泰康发展较快,急于做大保费规模,但疏于内部管理和业务结构调整。


自保公司来了
受限于国内企业的规模和财力,国内自保公司队伍扩大尚需时日。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