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月度前瞻 > 2012年2月号-前瞻

2012年2月号-前瞻 [《金融世界》2012年02月号 ]

[ 货币 ]审慎监管防风险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地方债务到期、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增加,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紧迫性不断提高,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是应有之义。2012年工作重点是加强各个金融调控部门的协调,特别在加强“一行三会”的监管协调机制、强化目前的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方面将会有更多措施和动作。

从货币政策看,2012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继续有所放松,特别是信贷政策定向宽松将是主要特点,下半年若经济增长速度得到稳定,货币政策将更趋谨慎,进入一定的观望期。

被市场视为利率市场化必要条件的存款保险制度今年有望启动。央行2012年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做好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择机出台存款保险制度。

之所以要择机出台,主要担心给金融机构财务带来压力,因此可能会通过下调存准率等办法,有效缓解金融机构的资本压力。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2012年迎来进一步改革时机,扩大日间波动期间将成为今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最可能采取的首要动作。经过升值,目前人民币估值已经日趋合理。从去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连续跌停来看,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开始减弱,市场双向预期不断形成。而为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央行可能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特别是扩大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并进一步开放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本刊记者 王培伟)

[ 汇市 ]国际化道路再次突破

美国一直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华施压,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近日访华时,重申了要求中国继续让人民币升值的立场。但鉴于外贸形势难言乐观,加上外汇储备减少,人民币升值速度将有所放缓或趋于稳定。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最新讲话中对放宽人民币波幅予以暗示,表明放宽交易区间渐行渐近。这一言论引发关注,由央行行长亲自出面表达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具体看法并不多见。业界人士估计,人民币放宽波幅提上具体议事日程,标志着将加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快的向市场化转变。因此,最有可能的情况为,今年央行在汇率政策上倾向于双向波动,在一定区间内反复震荡或将成为今年最为常见的走势,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在6.30附近徘徊。

尽管日本有意购买中国国债的数量并不大,但却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一次阶段性突破,其信号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类似的需求。

与此同时,人民币要成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就需要人民币实现自由浮动,避免资金套利行为,并使得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更为透明。(本刊记者 有之炘)

[ 银行 ]新监管标准适时实行

2012年银行业将在“守底线、强服务、严内控、促转型”的原则下实施改革、开放和发展。

监管层将更加注重提高监管有效性,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2011年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陆续引入、更新了资本、拨备、流动性、杠杆等监管工具。

或是为确保在目前形势下银行业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原本在2012年1月1日执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延期,但这并不代表金融监管放松。2012年银行业监管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防控重点风险,全面防控表外业务风险,2012年加强跨业监管合作,着力减小风险的扩散性。

因此,今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等一揽子监管标准将制定和完善,并适时发布,但在上半年不太可能对商业银行实施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在改进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商业银行将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服务和支持。但目前受限于贷款额度管理,存贷比考核,不良容忍度规定未明等因素,银行关于银监会提及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还无法落实。

因此,为了确保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继续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银监会将推进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

农村金融改革一方面将推进“增量”建设,即推进批量设置村镇银行、设立农村资金互助、小贷公司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深化“存量”改革,即进一步深化农信社的改革,并加大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包括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抵押担保体系。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方面,银行将稳健设定发展目标,促进发展模式从外延向内涵转变,合理制定经营计划,审慎设定ROA、ROE等指标,积极运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等指标,避免加大经营风险,危害可持续发展。(本刊记者 苏雪燕 刘琳)

[ 股市 ]新股发行制度愈加透明

2012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说,新股发行制度将进一步向透明化方向发展。新股发行申报材料的预披露时间将提前,投资者和社会人士拥有充裕的时间对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进行把关和评价,发审委员将愈加了解和熟悉企业情况。

新股发行速度将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新股将在维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渐扩容,但考虑到市场的承受程度,新股发行的速度不会像过去两年那么迅猛。

创业板退市制度有望出台,在资本市场中引入优胜劣汰机制,改变垃圾股、ST股票的壳资源炒作,实现公司能上能下,优质公司做大做强,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此外,上市公司“铁公鸡”的形象有望改观,新上市公司的分红计划必须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已上市公司的分红有望进一步推动,引导市场形成价值投资理念。(本刊记者 陶俊洁)

[ 债市 ]继续推动扩大融资规模

债券市场的发展被认为是解决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难题的良方之一。直接债务融资的货币创造功能弱,与当期GDP相关性显著,而与当期CPI无明显统计关系。扩大直接债务融资规模既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控制货币膨胀和物价上涨。因此,2012年将继续加快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发展、稳步提高直接债务融资占比。

此外,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渐行渐近。据悉,证监会日前已正式发文,为债券市场发展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上证债券信息网也于2011年12月23日上线试运行。同日,该交易所还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办法》,对交易所债市投资者进行分类,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证监会做大债市的意愿彰显:2011年12月1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就资本市场发展明确提出,要“加快实现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

2012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郭树清再次提出,要按照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促进场内、场外市场互联互通,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

从各种动向看,2012年或在推动债市统一互联的问题上有所突破,公司债等债券审批有望逐步取消,全国集中统一的债券市场形成更进一步。(本刊记者 高立)

[ 期市 ]产品创新提速

2012年期货市场的品种、业务及制度的创新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原则,抑制过度投机、吸引产业客户参与期市将成为未来创新着重考虑的因素。

郭树清提出,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品种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同时,抓紧建设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逐步增强在国际市场的定价能力。因此,白银、原油、国债和期权等品种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创新重点。

品种创新还将包括现有品种的革新。从2011年开始的“大合约”试点,已在焦炭、铅等品种中推行。从2011年新品种的上市以及2012年的小麦合约的修改不难看出,“大合约”“与国际接轨将”“个性化与标准化”并重将是期货品种合约制定的大方向。

此外,期货市场业务创新有望进一步深化,投资咨询业务已经获批数月,40多家公司也获得了相关资格,2012年将探索如何从该业务盈利。目前来看,与产业结合,为企业提供产业链的风险管理咨询或将成为一种率先突破方向。

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的试点筹备工作有望进一步推进,但由于涉及外汇等多方面配套措施需要协调,所以实质性试点值得期待不可强求。

另外,2012年各类变相期货将面临整顿,从而使现货交易平台回归本质,消除高杠杆,消除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产品。随着整顿的进行,预计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电子盘市场的标准及规范有望出台,监管将更加规范严格。(本刊记者 王胜先)

[ 保险 ]营销和价格机制为改革着力点

2012年保监会将以深化保险营销、价格机制公司治理为重点进行改革创新。

在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系,促进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推动车险代理销售向专业化转变,研究银行保险专业化发展途径。

在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将按照审慎放开的原则,稳步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寿险产品定价机制。

在深化保险公司治理改革方面,保监会将发布《保险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管理办法》,强化股东对公司的责任,推动保险公司建立规范的薪酬管理机制。

在“促发展”的同时,2012年保险业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加大对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力度,重点解决车险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问题。2012年保监会将出台《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车险理赔服务标准和监管指标;出台《人身保险业务经营规则》,梳理和完善治理销售误导的规章制度;加大对理赔难和销售误导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另一方面将推动出台《农业保险条例》,从立法层面建立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明确中央财政、各级地方财政、监管部门、保险公司的职责,使财政补贴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争取政府支持,推动巨灾保险立法,将巨灾保险制度纳入国家综合灾害防范体系。推动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展,并逐渐拓展至健康保险、企业年金领域。(本刊记者 王文帅)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2012年10月号-前瞻


2012年9月号-前瞻


2012年8月号-前瞻


2012年7月号-前瞻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