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公司 > 国际期货新婚

国际期货新婚 [《金融世界》2012年02月号 ]

实力并不弱小的珠江期货被中国国际期货纳入旗下,其背后有着怎样的玄机?

本刊记者  罗三秀/文

2012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上市公司中国中期以停牌的方式对外宣布了其开年大戏——重大资产重组。

而就在此前一个多月,中国中期参股的子公司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下称“国际期货”)和珠江期货有限公司(下称“珠江期货”)正式告别“恋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012年1月6日,国际期货在北京举办的年会上,不少员工注意到,参会的200多号人里,多了几张新面孔,这些新面孔正是包括珠江期货董事长屈正哲在内的几位高管。

这似乎意味着,合并并没有导致管理层发生太大变动。国际期货内部人士透露,在公司新的人事任命里没有看到屈正哲,但是珠江期货原来的高管基本都保留了,屈正哲很可能不在经营管理层,而是以董事的身份进入了国际期货的董事会。

然而,无论合并会带来哪些变动和调整,对于两家公司而言,实现“1+1>2”才是真正的双赢。

强强联合

2011年是期货创新业务元年,但市场整体成交量的低迷让中国期货行业陷入“困厄”之中。当大部分期货公司都在亏损的泥沼中苦苦挣扎时,刚刚完成内部整合的国际期货看到了对外并购的机会。

今天的国际期货,实际上是“期货业教父”田源创办的“中期系”历经多次分合的结果。最近一次整合是在2010年年初,中国中期控股的辽宁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与中期嘉合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三合为一”,成为今天的国际期货。

在中国中期大厦9层的办公室里,国际期货总经理陈冬华告诉记者,这几年,“中期系”内部一直在整合各家期货子公司。

“并购实际上要讲天时。2011年期货行业培训时,我们已经启动了并购计划,我们感觉到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陈冬华说。

据他回忆,国际期货和珠江期货走到一起也是机缘巧合,刚好双方都愿意。从2011年8月份开始谈判,到9月双方签署合并协议,整个过程实际上很短。

此次吸收合并珠江期货,国际期货支付的对价高达3.875亿元,其中包括现金1.5亿元和合并后存续公司国际期货2500万股股权(按双方约定的9.5元/股计算,折合2.375亿元)。双方于2011年9月9日签订的吸收合并协议显示,珠江期货原股东之一——广东双飞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接中国国际期货2500万股股权,成为国际期货新股东,珠江期货其他原股东则悉数退出。

实际上,国际期货对外收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考虑。知情人士透露,收购珠江期货之前,国际期货的股东曾有意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一些国字头企业都谈过,最终没谈成是因为市场份额、保证金规模没有达到买家的预期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收购去扩张是最快的办法。”前述知情人士说,当时,珠江期货的股东也不想干了,因为期货行业油水不行了,而国际期货开出的筹码也比较诱人,不考虑现金,光是股权就让珠江期货原股东赚翻了。

合并对珠江期货而言有利可图,国际期货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陈冬华坐在沙发上,始终面带微笑。他说,并购的出发点,要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从服务客户需求的角度讲,收购目标的选择应该基于三方面考虑:网点的互补性,专业能力的互补性以及人才的协同效应。公司自己铺设营业网点的速度是比较慢的,但通过收购,很快就能得到扩张。

“按照相关规定,A类期货公司同时筹备的营业部不能超过2个”,陈东华介绍,但通过收购珠江期货,国际期货一举便新增了19个营业网点(含筹备中的网点),全国的网点总数增至50家。此外,注册资本进一步提升,从8亿元增至10亿元,保证金规模超过70亿元。

并购之前,总部位于广州的珠江期货主要扎根于珠三角地区,其在珠三角地区的营业网点较多。

在前述知情人士看来,珠江期货的市场恰好和国际期货互补。而且,珠江期货的保证金规模并过来后,国际期货的保证金规模就达到了吸引战略投资者的要求了。

除了营业网点,珠江期货庞大的产业客户规模也是国际期货所看中的。公开数据显示,珠江期货拥有17亿元的客户保证金,其中具有产业背景的客户就超过九成。

在采访中,陈冬华告诉记者,并购之前,国际期货的保证金有50~60亿元,其中30亿元的客户保证金来自机构客户。个人客户数量占了90%以上,但业绩贡献度高的是保证金在100~500万元的客户。

与此同时,兼并珠江期货还可以为国际期货带来一批有产业背景的人才。“珠江期货的产业开发是非常有特色的。南宁营业部的白糖、佛山营业部的有色金属和大连营业部的农产品都做得不错。”陈冬华如数家珍地说道。

他举例说,珠江期货有一批人才把白糖的产业链衔接得很好,这些人之前就有过白糖生产、贸易的现货背景。懂现货、懂金融、适应国际化需求,这是国际期货对人才的要求。眼下,国际期货对于懂现货、懂产业的人才可谓求贤若渴。

“珠江期货有几个产业是做得比较好的,而这方面国际期货是比较薄弱的。”陈冬华对此并不讳言,

但技术和研发则是珠江期货的软肋,而这恰恰是国际期货的优势所在。

“国际期货号称‘科技中期’,在IT方面的投入远高于珠江期货,其软件更有优势,在信息方面的服务要比珠江期货好些。”前述原珠江期货人士称。

陈冬华表示:“珠江期货欠缺技术上的投入,而我们这两年在技术上的投入很大,比如国际期货可以进行50个营业网点的视频会议,有先进的内部管理平台。”

在中国中期大厦的2层,记者被眼前的画面所吸引:在空旷的走廊上空,多块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国际期货研究员参与的电视节目及品种行情;在一面硕大的电子墙上,则显示了国际期货研发人员所开发的各种交易策略的模拟运行数据,各种数字不间断地跳跃着……

除了技术的优势,国际期货在研发上的投入也比珠江期货胜出一筹。陈冬华透露说,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期研究院从海外招了一批人才。此外,集团还有一个金融工程实验室,前两年一直在做仿真交易,2011年已经开始实战了。

“国际期货要发挥优势,给珠江期货插上翅膀。”陈冬华在话语中透露出了对珠江期货的别样期待。

整合难题

在任何一个并购案中,整合都是永恒的话题。国际期货与珠江期货的整合同样要面临各种不确定性。

合并之后的国际期货有多大?答案可以从下面一组数据中得到。

在合并之前,诞生于1992年的国际期货已经是期货行业的翘楚。2010年,该公司净资本达8.2亿元,净资产为8.27亿元,手续费收入是2.79亿元,净利润则为1.07亿元。

1995年成立的珠江期货也是行业内排名前30的期货公司。2010年,其净资本达1.4亿元,净资产为1.42亿元,手续费为7824.78万元,净利润是3001.93万元。

“公司大了,网点多了,也是很大的挑战。”陈冬华感慨道。

对于这个令每个大公司都头疼的问题,陈冬华的做法是以大化小,化整为零。“我们在构建分公司的模式,具体做法是公司集团化,区域公司化”。陈冬华介绍,与珠江期货合并后的国际期货将划分为北中国区,东中国区,南中国区三个区域。

大机构往往追求规模带来的成本和协同效应,国际期货也不例外。

“从经营角度看,原来网点少,各自作战没问题,但现在网点密集了,如果每个网点都大而全,协同效应就体现不出来了。”陈冬华认为,要统一营销和后台,一体化运作。每个网点的定位要清晰,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

虽然整合之后多网点的经营模式尚在探索,但对于两家公司整合的效果,陈冬华并不担心。此前内部整合的经验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实际上,我们之前在做内部整合时也有问题,整合的效益在2011年才体现出来。”陈冬华的话语中不无欣慰,他说,“在2011年前三季度全行业经纪业务下滑57%时,我们逆市增长了30%以上。”

业务的整合固然不易,但更难的恐怕还是人的整合。

“并购后,国际期货可能要面临如何留住人才,以及留住人才后公司文化相互融合的问题。”北京工商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中心主任胡俞越指出,银行、券商有时靠品牌也可以开展业务,但期货业务是靠人做的,需要专业人才和中高级人才。

陈冬华坦言,两个公司都有各自的历史,虽然国际期货有不错的品牌,但怎么让珠江期货的人员形成认同感,却是个问题。

在合并珠江期货后,为加强彼此了解,国际期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我们现在就是想办法加强交流,让大家在融合的环境下多沟通。”陈冬华介绍说,这次北京的年会就有原珠江期货的高管参加。

尽管如此,据记者了解,还是有部分员工已从珠江期货离职。对此,陈冬华并未否认,但他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对我们非常不利的事情。”

“并购后,对人才的安排有些问题。”陈冬华告诉记者,所以要改革,要划分层次,让大家看到晋升空间。

事实上,人才外流一直是国际期货的一大痛处。多年以来,因人才外流明显,国际期货素有期货业的“黄埔军校”之称。业内熟知的一批期货界精英和业务骨干,如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早年均在国际期货任过职。

直到目前,人才流失的现象还在持续。一位已离职的国际期货老员工告诉记者,国际期货北京分公司的老员工流失严重,新员工又还不成熟,可以说是青黄不接。

国际期货是行业的领头羊,为什么大家要离职去别的公司呢?这位老员工告诉记者,国际期货的员工到了别的期货公司,通常能获得职位和薪酬的提升。

对此,陈冬华有着比较开放的心态。他认为,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如果不流动,对于公司而言才是坏事。从经营成果看,国际期货的发展并没有受影响,反而是上升的。如果整个期货行业做好了,蛋糕做大了,国际期货也能从中受益。

话虽如此,但人才对于期货行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才流失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人才流失有各种原因,但公司内部机制上可能需要完善,从薪酬机制、绩效考核上需要调整。”陈冬华表示,“我们内部也在检讨哪些机制需要调整,人才流失毕竟也有内部的原因。”

于是,一场始于2011年下半年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国际期货悄然展开。

陈冬华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搞职称改革,完善人力资源体系,为每个人留出发展空间。改革也是刚起步,今年就要和业绩挂钩,另外,考核是动态的,有上有下。如果一个职位上做了两年没有进步,就要离开。”

除了留住人才,陈冬华现在考虑的问题还在于,如何未雨绸缪,储备人才。

期货业协会组织的一次高管培训让陈冬华触动很大。他回忆说,当时中信证券负责公司战略的高管说了一番话:“中信招了个高盛的人才,这个人现在对我们公司没用,但是20年以后会有用。他(她)进来后建立起内部机制,体现的是长期效果。”

并购中的角逐

“期货业现在才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变化阶段。”陈冬华指出,今年,期货业“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理念会落到实处。

回想行业的发展,陈冬华认为,从2005年到2010年,期货行业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大家都是同质竞争,集中度并不高。

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分类监管理念所带来的行业格局的变化。换句话说,在期货行业整体经营困难,回报较低的情况下,期货公司之间的并购已经是箭在弦上。

在国际期货吸收合并珠江期货的同时,中信证券旗下的子公司中证期货收购新华期货也获得批准,其他一些券商系期货公司也在寻找收购目标。一场期货公司的并购潮流悄然兴起。

“这次并购潮是在期货公司综合测评和分类监管的背景下发生的。”胡俞越告诉记者,因为开展并购是加分的,今后开展投资咨询业务、境外代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创新业务都要根据分类结果而定。创新业务促进了期货公司兼并重组,而兼并重组也让期货公司做强做优。

2011年,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从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持续合规状况等方面对期货公司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分高低,把期货公司分为A、B、C、D、E五类11个级别。

根据监管政策,期货公司的分类结果将作为新业务试点范围和推广顺序的依据,也作为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等的审慎性条件。

这一监管指挥棒下,期货公司纷纷争取加分,以期获得高分下的政策红利。而并购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陈冬华也坚信,期货行业一定会掀起并购潮。“现在主要是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并购是好的,另外一种看法是求大不一定好。但是,现在还没到大而不好的阶段。”他认为。

按照他的说法,现在行业集中度过低,期货公司的战略目标并不清晰。而行业对外开放是迟早的事,这必然要求国内期货公司要有国际竞争力。有鉴于此,通过并购就可以实现集约化效果,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

不过,陈冬华并不赞同单纯为了获得加分而去实施并购。“有些公司为了分类监管加分而去并购,是短视的。”他指出,并购要适应公司的发展战略,否则不但达不到并购效果,可能还会有负面效果。

事实上,期货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早在2006年就曾出现过。

“‘十一五’以来,期货行业共有两次兼并重组浪潮。第一波浪潮是在2006年,股指期货上市的筹备工作启动,券商纷纷入主期货公司。”胡俞越告诉记者,这次浪潮催生了一批券商系期货公司,期货行业的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100多家期货公司中,有60多家期货公司是券商系期货公司。

眼下,以国际期货收购珠江期货为代表的行业内的兼并重组现象则是第二次浪潮的开始。

在前述知情人士看来,期货业发展的思路肯定是并购,海外市场也是在分业经营的情况下进行行业内的并购。一旦混业经营放开后,就是整个金融行业之间的并购。

然而,从长远来看,并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期货公司发展的资本瓶颈。大部分期货公司都盼望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净资本补充的难题。

“我们很希望解决期货公司上市的问题,现在所有业务都要和净资本挂钩,靠股东输血是不够的。”陈冬华期待不久的将来,期货公司也能上市。

在陈冬华看来,如果有期货公司上市,那并购发生时,就能参照上市公司的情况对其他期货公司进行定价了。另外,通过上市公司实现股权激励,把经营层和期货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这对于期货公司而言也是有利的。

前述国际期货的离职员工告诉记者,国际期货的大股东比较强势,对经营管理层的控制力较强。今年可能要进行改革,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期权激励。

胡俞越也呼吁在条件成熟时应鼓励期货公司上市。“目前,期货公司的规模普遍偏小,希望‘十二五’期间能够出现上市的期货公司。”他希望期货行业有不同股东背景的期货公司存在,形成传统期货公司、券商系期货公司、民营期货公司共同发展的局面。

不过,胡俞越也指出,在业务规模小且单一、持续经营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大部分期货公司尚且达不到上市的条件。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中行的“下一步”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收缩后,中行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中国太平:“海归”返乡
中国太平释放出业务重心回归内地的信号。


泰康怎么了
这几年泰康发展较快,急于做大保费规模,但疏于内部管理和业务结构调整。


自保公司来了
受限于国内企业的规模和财力,国内自保公司队伍扩大尚需时日。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