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新兴经济体发展之忧

新兴经济体发展之忧 [《金融世界》2011年08月号 ]

 

  今年上半年,新兴经济体继续以较快速度领跑全球经济,但随着增长的外部环境持续复杂化,新兴经济体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发展方式转型变得更为迫切。

  

通胀水平上升

  今年以来,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各国物价再度攀高,通胀水平显著上升。为抑制通胀,很多国家已经进入加息周期。

  综合看来,发达经济体维持超低利率并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是本轮通胀的外部因素和重要推手。而新兴经济体经济过热、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则成为加速通胀的内生性因素。

  首先,美元贬值推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美元贬值和流动性过剩,推动了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强劲上涨,全球范围内通胀压力骤升,新兴经济体更是首当其冲,受到了巨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作为国际大宗商品的主要定价货币,美元的走软直接推高石油、黄金、粮食等商品价格。2011年以来,纽约市场油价最高上涨了约24%;国际金价累积上涨8.5%。粮农组织6月7日发布的半年刊《粮食展望》分析认为,世界粮食价格将继续维持在高位。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和2012年,农产品价格可能会普遍走高和动荡。

  第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一方面是由于通胀压力所迫,新兴经济体国家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兴经济体人口红利逐渐用尽,劳动力缺口渐显。

  由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一些新兴国家正面临“劳工荒”。据《越南经济时报》报道,越南企业缺工比例达25%~30%。泰国工业联盟初步估计,泰国工业部门目前需要20万以上劳工,尤其是在汽车制造和电子工业等产业。印尼和菲律宾等国也呼吁政府应对日益严重的劳工短缺问题。

  很多国家已进入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阶段,这可能逐渐传导至其他部门,增加整体工资水平上行压力,并通过向终端产品转移,引发整体物价和工资出现螺旋式上升,进而倒逼居民消费领域和工业品价格领域同时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

  第三,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过热风险。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继续金融危机后的快速复苏势头,普遍保持强劲增长,有些甚至出现过热迹象。印度经济依靠农业和服务业增长的带动,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7.8%。一季度,韩国GDP同比增长4.2%,越南增长5.43%,巴西增长4.2%,南非增长4.8%,智利和秘鲁GDP增幅均超过8%。主要新兴经济体维持较快增长,经济过热的风险已在不断累积,一些国家内需旺盛为消费价格上涨提供了动力,也成为助长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的内生性因素。

  以巴西为例,该国消费者信贷以每年22%的速度扩张,高于巴西政府认为的12%~15%的合理区间。6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文章,警告巴西经济已经处于过热状态。

  

资本大规模流动

  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和新兴经济体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了全球流动性泛滥。热钱大量流入新兴经济体,不仅使其资产泡沫风险陡增,还大大压缩了其抗通胀政策空间。为此,一些新兴经济体采取了资本管制措施,但热钱本身的隐蔽性导致其难以监控,增加了新兴市场的风险。

  首先,金融危机后全球流动性泛滥。为刺激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均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美国实施两轮量化宽松,欧盟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日本则一直维持零利率,以增加市场流动性。综合来看,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原材料大幅上涨,使资金大量流入新兴市场寻找机会,令新兴经济体资产泡沫风险大幅攀升,刺激其CPI大幅上升。

  ……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QE3登场
QE3意在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开启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大幕。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新兴经济体“失色”
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但在挑战面前还需加强合作。


不可思议的印度
经济改革使印度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其服务业和制造业迅速崛起。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