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调查 | 领导者 | 国际观察 | 前瞻 | 兼听阁 | 金融人生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首页 金融世界 金融人生 - FINANCIAL LIF
 
货币政策工具量价难以取舍

 2011-06-27 15:50  
作者: 沈而默 王涛   责编: 初林     月号: 2011年06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通货膨胀牵动着整个经济运行的神经,如何应对通胀、管理通胀预期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为应对通胀,中国自去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但在经济学家看来,偏重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使用导致了目前利率出现了双轨运行,而在实际操作中,受制于多方面因素,货币政策在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的取舍上难以权衡。

 

内外流动性双重压力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的。为应对危机而投放的4万亿资金,以及2009年、2010年的连续天量信贷都为目前通胀高企埋下了“祸根”。

  过剩的流动性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天量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推波助澜。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认为,美国零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通胀压力上行。

  由于零利率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热钱迅速从美国进入到了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

  除了内外流动性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以及结构调整也会带来通胀的高企。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2011年是中国经济真正意义上的结构调整元年。“调结构的背后是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从可贸易部门的拉动变为不可贸易部门的拉动,这个过程必然产生比较高的通胀。”

  此外,通胀预期也是推升通胀的动力之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汪小亚认为,这次物价上涨很早就体现出了预期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居民储蓄问卷调查里面就发现,大家对于通货膨胀的反映还是很强烈的。

 

偏重数量工具

  虽然中国通过连续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手段回笼市场过剩的流动性,以期减少带来物价上涨的流动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数量工具的使用明显超过价格工具的使用。对此,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认为,当面对经济过冷和过热两种情形时,数量型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称使用值得商榷。

  举例而言,美国在面对金融危机挑战时,一方面通过零利率的方法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因为价格手段无法继续深入,所以选择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惜通过向银行系统“注水”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面对经济可能出现过热局面时,中国在实际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偏向数量型工具。陈志武认为这一举措导致了利率双轨制运行。民间借贷利率和官方利率相差甚远。“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已经在支付年利率25%~100%的高利率,如果正规银行放贷利率可以上调一些,对这些民营企业来说,相对是得到了一些支持、帮助。”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过去几个月的政策调控基本上是多重的工具在使用。利用数量型工具控制流动性的增量仍然不足以解决存量问题。控制存量M2的流动性要提高利率。

 

货币政策在两难中徘徊

  为应对通胀,货币政策的使用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在汪小亚看来,目前通货膨胀的管理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传统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可能是一种硬管理的方式,借助于工具的管理方式。现在的预期管理可能是一种软管理的模式,借助信息以及相互的沟通,不是借助某一个单一的工具进行管理。

  无论是数量工具还是价格工具,其对市场、对经济的影响都有滞后效应。在经济学家看来,无论是政策工具的使用,还是通胀预期的管理,更多地应该着眼于长期利益,而不仅仅是解决短期的矛盾。

  针对市场中有声音质疑货币政策过紧,可能导致增长下滑,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仍宜继续采用偏紧的货币政策,不能松动。

  王庆认为,通胀仍在上行,并没有触底。在偏紧货币政策自始至终贯彻下去的前提条件下,年终可能会触底。王庆同时指出,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实际上反映了经济运行中各方博弈的结果。

  陈志武说,过去中国的宏观货币政策总是很“忙”,总是在“救火”。不是在为了百姓不买房而着急,就是在调控房价过高,一直在冰与火之间徘徊。“不应因为今天要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就过分地为了短期利益出台政策。货币政策应该更具前瞻性,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详细内容请订阅本刊,订购电话:010-88051574/010-88051563)

 
 
2019年5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9年5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