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兼听阁 > 楼市调控目标不在压缩成交

楼市调控目标不在压缩成交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1月26日,楼市调控“新国八条”出台,加上节日因素,各地楼市成交骤降,一些一线城市楼市成交一度降至“冰点”。

  然而,楼市调控的本意并非打压成交,成交萎缩只是调控的副产品,不能作为调控措施是否见效的依据。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供应,同时使“房价回到合理的价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合理住房需求。

  诚然,成交萎缩或许是价格下跌的前奏。但从以往经历看,一时成交萎缩之后,被压抑的需求总会汹涌返潮,并伴随着价格的报复性上涨。

  2008年,受前期紧缩政策及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萎缩15.5%,销售均价也由此下降1.9%。但2009年销售面积大涨43.9%,销售均价也大涨25.1%,双双创下涨幅新记录。2010年,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启动,全国商品住房销售均价涨幅猛跌至5.6%,但销售面积涨幅也猛跌至8%,其中京沪深杭广等一线城市楼市成交普遍萎缩1/3以上,甚至腰斩。

  如果今年楼市成交继续萎缩,那么即使房价稳定甚至下降,其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因为这意味着人们改善住房条件的速度变慢了。理想的调控效果显然是,楼市价跌量涨。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一则价跌难免压缩开发商利润,使之放缓开发速度,减少市场供应,制约成交量上涨,并进而导致供不应求,带动价格上涨;二则买涨不买跌是市场买方的普遍心态,购房意愿的推迟固然有助于抑制房价上涨,但同时也制约了成交量,今后,一旦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回归市场,固然会推动成交放大,同时也会推动房价上涨。

  因此,价跌量涨主要靠政府推动,关键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保障房的增量来弥补市场商品房成交的萎缩和滞涨,以保障房的低价来中和商品房的高价。

  中央政府已宣布今年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城镇住宅竣工总面积为8.34亿平米,按套均85平米计算还不到1000万套,其中商品住宅约700万套。而今年仅保障性住房就要建设1000万套,这显然是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已被分解到各地,从2月下旬开始,住建部正陆续与地方政府签订《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确保各地所分配目标必须在今年10月31日前开工。按2010年保障房开工580套,建成370万套的比例,假使今年建成保障房640万套,则市场商品房供应必然大幅缩减,若此,市场商品房价很可能继续较快上涨。

  但即使如此,并不能因此否定调控的成效。温家宝总理去年12月在与网民交流时表示:“房价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

  可见,判断调控成效主要不是看市场房价是涨是跌,而是看保障性住房供应是否能够切实大幅增加。

  正如衡量居民的交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并非是看政府能否迫使汽车厂家降价使所有家庭都能买得起私家车,而是要看政府能否提供充分便捷便宜的公交系统。

作者系新华社首席经济分析师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用汇率市场化化解不良贷款
在利率、汇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三化”改革中,应当优先考虑汇率市场化。


A股该不该救
A股历史上能够在10倍市盈率买到股票只有4次,目前这次与前3次有所不同。


经济形势更像1998年
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见底,而是经济在底部持续的时间比市场预期要长。


期货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期货在港交所推出,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形成更加权威、更加市场化的国际价格,同时,又大大减小了丧失人民币定价权的风险。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