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产业 > 航运产业基金破题

航运产业基金破题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从2009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备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最近正式注册并落户于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这意味着,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的资金募集和投资运行主体已经确立,推进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作为国内首只航运产业基金,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的推进承载了上海市打造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的梦想。

  

股东拥有双重背景

  据记者了解,上海筹建航运产业基金的想法,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细则。细则中强调了上海要着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引起了驻沪央企中国海运集团的兴趣。

  2009年10月,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所在地虹口区副区长应名勇第一次向外界透露正在筹建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消息。在历经一年多的摸索之后,日前正式成立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四家股东分别为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虹口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分别按照35%、30%、25%、10%的比例出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起点非常高,原因在于其雄厚的股东背景。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常年位居国内券商前三甲。而中国海运集团则是国内排名第二的航运企业,拥有深厚的航运产业背景。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国际集团,后者是上海的金融控股旗舰。

  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后,将正式转入基金募集阶段。据了解,该基金计划首募资50亿元,总募资规模500亿元。“基金定位于船舶和港航产业的投资,市场对我们的反应不错。”虹口区区长吴清在去年底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告诉记者。

  

低点孕育投资机会

  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对船舶、港航产业来说是一则好消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航运业受到沉重打击。代表国际干散货运输行情的BDI指数从万点之上跳水至663点,船东遭遇重大损失,纷纷延迟或取消新船订单,银行业也同时关闭信贷大门,使众多船厂陷入困境。

  两年多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复苏,船舶、港航产业开始慢慢好转,但幅度非常有限。由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一度猛增,BDI指数曾一度拉升到4000点以上,但随着中国铁矿石进口节奏放缓,澳洲洪水影响焦煤发货,BDI指数再次掉头向下,2月11日仅报1178点。

  中金公司的报告指出,“在目前的运价水平下,绝大多数船东将出现亏损,部分船东经营现金流可能为负。”由于行业重陷低迷,韩国第二大干散货运输公司今年年初向法院申请破产。

  造船业情况同样不乐观。虽然新船订单明显增加,但新船造价反弹幅度非常有限。“2011年,船舶行业仍将面临市场低迷的情况,保交船、抓订单仍是行业的重点任务。”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专家指出。

  业内人士认为,船舶、港航产业双双在低位徘徊,将给上海航运产业基金一个很好的进入机会。

  

推动中国航运金融发展

  “发展航运金融是连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纽带,此举可以提高国际航运中心的软实力,某种意义上比硬件建设更为重要。”上海金融服务办副主任徐权指出。

  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国内的航运金融离“双中心”所要求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仍有很大差距。例如在航运金融产品上,上海仅有交行、工行和中行等几家银行开展了船舶融资,规模不大且服务面较窄。航运保险方面,不仅市场占比较小(占全球市场份额不到1%),并且产品较少,导致大量的进出口货物都在境外投保。此外,保险机构的实力偏弱,缺乏提供航运金融服务所需要的全球网络和先进管理技术。

  业内人士认为,更多的资金将以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为契机,快速涌入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交通银行预计,2011年中国航运金融市场有望保持20%左右的增速。

  但报告同时强调,发展航运金融业务仍面临较大挑战。比如从航运业的特点看,其周期性强、资本密集、风险高,再加上全球航运业未完全复苏,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航运业发展现状看,国内港口、船舶制造业客观上存在一些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的隐患。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银行“渡难关”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持续下降,需警惕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光伏告急谁之过
盲目扩张,导致了光伏产业陷入困境,地方政府也难辞其咎。


文化产业堪忧
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藏着不少危机。


新能源汽车新思维
小城镇潜藏大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需要打破传统思维。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