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新兴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新兴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2010年新兴经济体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国际话语权得以增强。2011年新兴经济体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在全球治理问题上也将发出更多声音,但同时也会面临全球流动性过剩、欧债危机、本币升值压力加大等一系列挑战,经济可持续发展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新兴经济体将继续驱动世界经济增长

  2010年,在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复苏乏力之时,新兴经济体继续驱动世界经济增长。不过随着刺激政策的逐渐退出,外部需求疲弱和国内通胀压力加大也逐渐显现。

  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新兴经济体增长趋于温和,但依然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势头。其中,受益于国内消费的稳定增长,中国和印度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同比增长9.6%和8.9%;得益于稳固的宏观经济基本面状况和大宗商品出口收入增长,巴西增长6.7%;俄罗斯相对增长缓慢,但也高于很多发达经济体,增速为2.7%。

  2011年,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10年和2011年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7.1%和6.4%。其中,亚洲新兴经济体将继续领跑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9.2%和7.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也将保持强劲势头,将分别增长5.7%和4%;东欧新兴经济体复苏步伐则较为缓慢,将分别增长3.7%和3.1%。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2010年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期间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未来几年内,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左右。”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与伦敦政经学院2010年11月30日联合发布的《全球城市经济监测报告》也显示,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加速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

  

新兴经济体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崛起和整体实力的增强,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也迅速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兴经济体利用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国际合作平台在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于2010年4月通过投票权改革新方案,决定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投票权提高3.13个百分点至47.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2010年12月,批准了份额和执董会改革决议方案。

  该协议生效后,超过6%的份额比重将转移至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两次改革充分体现了新兴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标志着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得到历史性的提升,一个新的国际金融秩序正在渐进的形成之中。

  在去年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上,由于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减排立场出现了“严重倒退”,反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会议前景一度渺茫。但在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构成的“基础四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下,通过与美国、欧盟等代表积极磋商,大会最终达成了两份重要决议,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并在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资金和能力建设等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这说明新兴经济体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力量。

  

三大风险考验新兴经济体发展可持续性

  虽然2010年新兴经济体表现依旧抢眼,但现行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新兴经济体仍未掌握规则制定权,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另外,全球经济环境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自身发展也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共同考验新兴经济体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全球流动性过剩加剧防通胀和保增长两难。

  2010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继续维持超低利率的同时,通过回购国债和其他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以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造成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泛滥。

  新兴经济体为抑制通货膨胀,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推高其股市、房市等资产价格,面临防通胀和保增长的两难局面。

  美国重启量化宽松政策推动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使新兴经济体面临越来越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构成来看,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造成这一轮通胀的主要因素。2010年10月,韩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9.6%,创199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对于新兴经济体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将形成严峻挑战。

  迫于通胀压力,2010年以来,印度央行已经6次加息,累计将回购利率上调150个基点至6.25%。预计随着通胀压力加大,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步入加息周期。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

  2010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与泰国,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季度GDP环比均出现萎缩,新加坡环比降幅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8.7%。

  随着发达经济体复苏放缓渐成趋势,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也由危机应对时期的“非常规”、“紧急政策”开始走向常态化,未来两年大幅回收流动性的可能性不大,流动性过剩将成为国际金融环境的常态,新兴经济体将持续面临防通胀和保增长的挑战。

  二、欧债危机显示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犹存。

  尽管新兴经济体经济已经领先复苏,但当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高债务、高失业率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从希腊到爱尔兰,再到之后可能接棒的葡萄牙、西班牙,债务危机如影随形,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也间接地阻碍了新兴经济体未来的发展。

  首先,欧债危机可能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资本流动。一方面,债务危机将影响市场预期,导致股票市场和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加大,从而引发市场动荡;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剧烈。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维持低利率政策,新兴经济体为抑制通胀频繁加息且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两者之间的利差将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后者。一些新兴经济体已出现过热风险。

  其次,欧债危机弱化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却限制了新兴经济体国家调整货币政策的空间,使这些国家面临着更大的政策难题。一方面,出口受挫将阻碍新兴经济体复苏步伐,需要更多的刺激与扶持;另一方面,资产价格泡沫又要求政策紧缩。

  最后,欧元区政府为减轻债务负担大幅削减财政支出,欧洲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商品的需求将会受到冲击。而欧元的持续贬值态势也会减少欧洲市场对新兴经济体出口产品的需求,进而对新兴经济体经济产生影响。

  三、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

  欧美等发达国家采取宽松的金融和货币政策,以自身货币贬值来增加就业和出口,进而推动本地经济复苏,造成了主要采用浮动汇率机制的新兴经济体货币被动升值。本币升值对新兴经济体出口造成了影响,也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由此对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带来挑战。

  截至2010年12月15日,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菲律宾比索、南非兰特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汇率分别累计升值2.45%、3.27%、4.61%、7.82%和9.07%。泰铢对美元汇率2010年10月份更是升至13年来的高点。

  欧美西方国家还不断向新兴经济体施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来警告称,新兴市场的“货币低估策略”正在对更平衡的全球增长造成阻碍。IMF也称,顺差较大的新兴市场必须加速再平衡过程,货币升值可能是必要手段。

  专家指出,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国内政策空间不大,因此会在推动国际政策协调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同时,迫使新兴经济体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作出一定牺牲。

  除以上因素外,2011年新兴经济体发展方式转型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这无疑会影响到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

  新兴经济体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有些国家消除贫困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能源结构也多以煤炭为主。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愈加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将面临诸多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空间。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QE3登场
QE3意在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开启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大幕。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新兴经济体“失色”
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但在挑战面前还需加强合作。


不可思议的印度
经济改革使印度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其服务业和制造业迅速崛起。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