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调查 > (配文)北京发展多层次要素市场的思考

(配文)北京发展多层次要素市场的思考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落实好中央精神,就必须深入理解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内涵与外延,选择有效的发力点,有进有退,推进完善资本与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要素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前期研究,我们把要素市场大概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对应于商品概念,主要以资本品为交易对象,交易权属而不是交易具体的商品,如产权市场、非上市股权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等,我们称其为权益类要素市场;另一类是以具体商品为交易对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我们称其为大宗商品类要素市场。这两类要素市场有共性的地方,都具有可平台化、指数化、金融化的特点。

  提高金融资源的流动性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我们经常讲北京的总部优势。北京汇集了国家决策机关、中央部委、一行三会、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等等。有专家说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北京的“场”能量很足,大量的存量资产构成了“势”但不是“市”,北京在体现流动和交易属性的“市”方面还急需加强。这些话很有一些道理。我们不妨看看右侧表中的数据。

  虽然北京金融资产数量当中总部的成分大,有些是各金融总部的外地机构汇总后的结果,存在着交叉计算的问题,但仍然可理解为北京有管理和运用这些金融资产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的单位金融资产利用效率高于北京,也就是说,每1万元金融资产,上海能够产生的金融增加值是北京的5.8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我们再看一下两地金融增加值的构成。上海金融增加值中,证券业占比接近30%左右,主要贡献是因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北京金融增加值中证券业占比扣除国家类投资公司份额后大约为16%左右,北京金融增加值主要靠银行业来实现,占比在70%以上。因此,吸引总部银行到北京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各地都在争抢银行、保险公司、大型券商,抛开竞争压力不谈,这种资源的可持续力也并不稳定。上海在争抢金融总部的同时,走了另一条道路,就是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和各类交易市场。据上海统计公报数据,2009年上海主要金融市场交易总额251万亿元,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年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额44万亿元,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成交金额73万亿元。我们按行规粗略计算一下,上海证券市场印花税、手续费、杂费合计大约1000亿元,即一个市场就有产生千亿增加值的能力。2010年,上海商品期货所大约交易额120万亿元,中国金融期货所交易额80万亿左右,加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规费、印花税分割及地方留成、各项杂费等,几个交易所能产生的增加值估算大约400亿元,对上海金融增加值的贡献接近20%。预计全年上海证券业占其金融增加值的比例将超过30%。而且,只要交易所不关张,“池子”的作用就存在,这个数值就会稳定增长,因此建立交易市场特别是金融属性的交易市场,其作用不言而喻。由于统计分类和技术等原因,我们无法测算北京各种交易市场产生的增加值对北京GDP的贡献,但随着它们的发展其作用应该是令人兴奋的。经济的魅力在于流动,金融的核心在于流动,如何有效的提高北京金融资源的流动性是今后要考虑的课题,建立各类要素市场就是一个选择。

  北京要素市场要形成梯次结构:北京市服务业占比75%,接近世界城市的占比,但服务业是大概念,餐饮、洗浴都是服务业,做大服务业后的关键是做强,高端服务业的比重急需提高。同样,北京要素市场的建设也应该是又大又强,首先要在量上保持优势,不同地区结合自身的优势建设相应的要素市场是盘活经济市场特别是做“市”的需要,其次要选择具有金融培养潜力的高端要素市场重点培养。这样,逐步形成规模上有层级、布局上有重点的梯次布局,形成多层次的要素市场体系。

(作者为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市场处处长)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私人银行“离职潮”
国内私人银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调节利益分配,解决“高层分”与“基层合”的矛盾。


商业银行谋变
面对转型压力,大型银行将综合性、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中小银行则向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商业保理“初长成”
作为银行保理的重要补充,商业保理潜力巨大,但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制约。


谁为暴雨买单
大雨过后,保险公司执行适度宽松的理赔政策,放弃了一些自身利益,在社会责任与市场行为之间,险企也在纠结。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