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产业 > 纯电动汽车如何挑战市场

纯电动汽车如何挑战市场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后,我国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技术路线逐渐清晰,但由于种种原因,纯电动汽车当前迟迟得不到消费者青睐。如何打破僵局,推动纯电动汽车又好又快地普及,考验着中国政府和汽车企业。

  

符合国情的差异化格局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七届长春汽博会上,不仅30多款新能源汽车展区异常热闹,就连国家电网展出的充电桩前也挤满了好奇的观众。比亚迪展区的工作人员表示,尽管每天参观咨询的人络绎不绝,但付定金购买电动汽车的却没有。

  电动汽车市场遇冷的一幕,并不仅仅出现在东北的长春市,在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其他四个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遭遇尴尬的现象也同样存在。尽管补贴政策已经出台两个月,但除了各地轰轰烈烈的充电站等配套实施建设,让人感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即将到来之外,市场上却难觅电动汽车的身影。

  “倒是挺感兴趣,但价格还是贵了些。以比亚迪F3DM为例,享受补贴后的价格在11~12万左右,与一辆新宝来的价格差不多,两者比较我觉得后者的性价比更高一些。”一位准备购车的人士表示。

  对于当前电动汽车遭遇的市场尴尬,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分析认为,这是补贴政策与市场需求脱钩的表现,也是现阶段我国纯电动汽车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在他看来,在依靠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等观点影响下,汽车行业内有一种必须发展中高档电动汽车的倾向,直接导致进入市场的电动汽车价格偏高,即便享受补贴,也超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郭孔辉院士建议,破解当前电动汽车推广中遇到的难题,就必须紧贴市场,发展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电动汽车。

  他认为,价格在2~4万元之间、续航里程在80公里以下,最高时速不超过60公里的小型低速电动汽车,更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电动汽车的国情,也是阶段性战略选择。一方面,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上,国内的技术远不及国外发达厂家;另一方面,小型低速电动汽车市场需求量大,国外汽车企业很难进入。等到这块市场成熟后,既能积累技术和运行经验,又能用获得的资金进行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王秉刚也认为,为占领细分市场,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应选择区别于国外名牌车企,售价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豪华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

  

紧抓核心技术研发

  “当前电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体,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部分,其中电池是最为核心的部件。

  但十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正极和电池隔膜,80%以上都需要进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直言他的感受。

  张小虞表示,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的高进口率,给发展新能源汽车敲响了警钟。

  虽然当前全国上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一表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如果动力电池研发不过关,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得到普及,也很难实现我们的汽车强国梦。

  此前,中国一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又向前迈进一步,四款纯电动轿车首次亮相。

  其中不仅包括合资体系研发的新宝来纯电动轿车和威驰纯电动轿车,还包括一汽自主体系研发的奔腾B50纯电动轿车和威志B50纯电动轿车。

  该集团技术中心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赵子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人认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与国外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其实并非如此。

  与国外发展新能源汽车相比,我们的差距不仅仅是动力电池方面的,还包括整车的安全、制动、轻量化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当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纯电动汽车,一种是在不改变原来汽车外形和结构的前提下,单纯在车上搭载动力电池;另一种是对车型重新开发,改变整个底盘支架结构,然后再搭配动力电池。

  “虽然动力电池是最核心的差距,但底盘等方面的差距,我们也必须重视。就拿底盘改装设计来说,电池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改动原车型的底盘支架结构,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甚至超出了很多车企的研发能力。”赵子亮表示,在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大好形势”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放在首位,而不是过于贪求经济利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汽车制造厂的事情,它还包括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问题等等,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政府部门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还要有明确、稳定的政策。

  以现阶段来说,在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一定不要贪大贪快,而是要扎扎实实把研发工作做好,推动新能源汽车又好又快地进入家庭。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银行“渡难关”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持续下降,需警惕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光伏告急谁之过
盲目扩张,导致了光伏产业陷入困境,地方政府也难辞其咎。


文化产业堪忧
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藏着不少危机。


新能源汽车新思维
小城镇潜藏大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需要打破传统思维。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