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欧盟的中国攻略

欧盟的中国攻略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在近日举行的“中欧圆桌会议经贸问题联合研究小组研讨会”上,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提供的中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已“恢复元气”,今年1~6月,中欧贸易额达到2194亿美元,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同期水平高出173亿美元。

  中国与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之间存在紧密的资金、技术合作关系。目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欧盟企业对华投资累计已超过700亿美元,在华设立的企业超过两万家。

  

投资和技术转让长期稳步增长

  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双边贸易额仅为24亿美元。至2009年,已扩大至3600多亿美元,增长了150多倍。

  在中欧贸易中,技术转让所占的比重超过中国其他的贸易伙伴,成为双边贸易关系中的亮点。欧盟国家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供应者。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已累计从欧盟国家引进技术33558项,累计合同金额1301.87亿元,占我国引进技术总额的一半左右。

  欧洲对华技术转让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欧洲企业对华投资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对象。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5月底,欧盟在华投资项目累计达32336个,实际投入701.1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的增长快于我国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平均水平。

  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为中国经济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欧洲企业的投资提升了中国的技术水平,使过去一些难得的消费品成为大众可能得到的消费品。比如法国企业阿尔卡特。

  另外,欧洲企业对华投资使中国某些企业得以借助更高技术平台快速发展,同时还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诺基亚及其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在中国就拥有1.5万名员工,诺基亚及其合作伙伴在中国创造了5万多个就业岗位。自2000年以来,诺基亚一直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中最大的出口企业之一,2001~2008年累计出口总额达到302.1亿欧元。

  欧洲企业的利润成倍增长,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资更加容易。以诺基亚为例,它在中国拥有2亿用户,2009年诺基亚手机在中国销量为7260万部,净销售额为64.2亿欧元,约占当年诺基亚全球总销售额的16%,足见中国市场在其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9年,欧盟对华投资仅下降8.8%,远小于全球跨国投资39%的降幅。据欧方统计,2009年在欧盟十大出口市场中,只有对中国出口实现增长,增幅为4%。2010年上半年,欧盟对华投资实际投入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低碳经济领域机会巨大

  欧盟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投资企业主要为大型跨国公司,项目投资规模大。如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英国的联合利华公司、皮尔金顿公司,比利时的贝尔公司,荷兰的飞利浦公司,法国的雪铁龙公司等,在我国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其次,项目技术含量高,欧洲企业提供的设备技术水平高于其他对华投资国企业。当中国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原则后,欧洲企业投资中国的热情高涨。

  统计显示,欧盟在华投资企业中75%的项目技术水平处于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相应地,其对华投资结构也日趋高级化,汽车、电子通讯、化工、机械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先进技术转让和成套设备的提供超过美、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还指出,在手机、通信等领域,欧盟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甚至是世界领先的,先在中国市场出售,然后才转向欧美,“因为他们发现,把最先进技术的产品以最短时间引入中国,凭借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企业能享受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超额利润,很快就能回收成本”。

  欧盟企业对华投资意图清晰,就是充分地利用它们的技术、品牌销售优势,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欧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夏友富还认为,未来几年欧盟企业对华投资将面临新的产业机遇。比如,中国和欧盟在低碳经济方面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随着中国加大对风能、核能的开发利用,对欧盟产品和技术的引进仍将继续。《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提出的气候变化观测、监测技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技术以及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等都将成为中欧低碳贸易的一部分。

  “欧盟发展低碳经济起步早,各项配套措施相对完善,低碳技术相对成熟,碳交易市场发达,在低碳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相比之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能源、建材等高耗能产品需求量依然很大,煤炭资源在能源中占比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有待提高,低碳技术虽然近年不断增加,但与欧盟仍有较大差距。由中欧低碳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和差异情况,可以发现中欧在低碳经济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机会。”夏友富说。

  

在“互补”中实现“互利”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分析显示,中欧贸易存在明显的互补特性。比如,中欧产业内贸易逐渐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双方贸易分工的主要形式。中欧产业内贸易合作由1996年的9大类产业扩大到2009年的15大类产业,化学、塑料、贱金属、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医疗仪器等产业成为中欧产业内贸易发达的重要领域。1996~2009年间,中欧产业内贸易金额所占比重由66.2%上升至80.2%,双边机电、音像产品、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等大类商品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合作迅速发展,中国产品的档次由此得到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大增加,相关产业的运作方式进一步完善。

  “那些认为中国出口引发欧洲失业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相反,中国对欧盟出口的迅速增加,为欧洲从事相关行业的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表示。

  他提供的一项统计成果显示,2009年中欧贸易的22大类商品中,中国处于比较优势的商品种类多于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种类,前者包括革、毛皮及制品类,鞋帽伞类,矿物材料制品类,机电、音像设备类等13大类,后者包括矿产品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类,车辆、航空器、船舶类,光学、医疗仪器类等9大类。在中国处于比较优势的13类产品中,拥有低比较优势的商品有6类,拥有高比较优势、较高比较优势的商品分别有4类、3类。这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欧盟市场遭遇强有力竞争的现实情况。中国处于比较劣势的9大类商品均为低比较劣势商品,这也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商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迅速提高,与欧盟相关产品的差距正在缩小的趋势。

  “中欧产业结构与商品结构均存在较高的互补性,而非竞争性,中国对欧提供的产品多数是欧洲已经不再生产或不具备优势的。”他说。

  互补特色明显的中欧贸易带来了互利共赢。根据中国商务部对1987~2007年进出口结构变化情况的研究,进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其中出口贡献率从1987年的11.6%上升至2007年的27.4%。目前中国对欧盟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20%,因此仅中欧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约达5%。

  对于欧盟来说,从中国进口的廉价货物对于稳定欧盟各国的物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平均下降幅度为2%至4%,价低质优的中国产品为金融危机中的欧盟民众提供了有效的生活保障。同时,欧盟对华出口占欧盟域外出口总额的比重已升至8.4%,有效拉动自身的经济增长。

  中欧贸易还能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良性互动,让技术外溢效应显现。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截至2009年10月,欧盟投资者累计在华投资31573家企业,实际投入资金673亿美元,欧盟是仅次于香港和日本的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企业通过与欧洲企业合资,建立起国际技术外溢的有效渠道,形成了“引进—消化—创新”的良性循环,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缩小中欧企业间的技术差距。

  

中欧贸易走出金融危机低谷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欧盟整体外贸中,中国首次超过瑞士,跃居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

  在中国整体外贸中,今年上半年,欧盟在中国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领先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2.3个百分点,在中国进口市场中的份额仅略低于中国第一大进口市场日本0.4个百分点。此外,中欧双边贸易在实现恢复的同时,更加趋向平衡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顺差较之2008年同期下降了13.7%。

  截止今年6月底,欧盟对华实际投资累计超过710亿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欧盟对华投资实际投入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对欧盟投资总量较小,不足41亿美元,但“增势喜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投资3.8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7%。

  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欧盟关系文件》,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逐步确立。此后中欧贸易关系突飞猛进,年均进口额增长率保持在27%以上,其中中方出口年均增幅高达32.5%,进口年均增幅为18.8%。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QE3登场
QE3意在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开启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大幕。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新兴经济体“失色”
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但在挑战面前还需加强合作。


不可思议的印度
经济改革使印度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其服务业和制造业迅速崛起。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