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谁来监管再融资

谁来监管再融资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一个在华尔街历史和美国司法史上有过激烈争论的问题——上市公司再融资所涉及的过量筹资(overcapitalization)问题,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今年以来,银行业大规模再融资的计划让本就低迷的A股受到惊吓,市场也一度恐慌。
  劳伦斯·米歇尔在《投机经济》一书中认为,因为有了以股市为枢纽的市场经济,企业管理者可能通过金融运作而非企业生产谋求盈利。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例子。反复融资有可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业务的需要,也有可能是管理层需要遮盖经营的无能和失误。
 
再融资的标准
  有人认为,市场是对再融资是否合理的最后裁判。在成熟的股市,如果市场真的对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营前景看好,股价自然会上涨,不用增发,市场已经为它进行了再融资。
  但在达到这样的裁决之前,企业股东成分改变,持股人利益稀释,市场必须将泡沫吸收掉。不合理的再融资会伤害投资人、公司和市场的长远利益。
  也有人认为,应当让市场自身来监管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问题是,什么样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是合理的?我们的市场靠自身有没有能力进入监管?
  在国内目前的市场里,光是用分红作为标准,可能还是不够。应该对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有所考察。
  上市公司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美好的预测。但在缺乏评级机构,大量投资者将收益的希望寄托在无法量化的“发展前景”的情况下,监管者不应当把对公司前景进行判断的责任全都留给投资者。
  如果公司在有形资产未显著增值时要大量再融资,则应将该公司在计划再融资后的市盈率同行业平均市盈率进行比较,以此决定这样的再融资是否合理。

 

呼唤监管
  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目前的市场有没有能力对上市公司过度再融资进行抵制的问题。目前,国内股市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在国内的市场,券商、投行等卖方的声音是一边倒的,买方则是失语者。任何再融资,只要有卖方的有力推荐,都会找到市场。在这样的情况里,市场需要监管者代表各方的利益,对大规模的再融资进行有效的监管,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再融资是企业集资的一条途径,但如果没有适当的监管,就会成为国内企业投机的一条途径。企业投机给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带来的伤害,要远远大于投资者的投机活动。一个健康的股市,需要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进行监管。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阳光私募的“松箍咒”
信托产品开立证券账户重启,阳光私募将不再“受制于人”。


中概股“激流勇退”
“空袭”不断,股价低估,大批中概股通过私有化“逃离”美国资本市场。


大病保险的喜与忧
大病医保“商办”将加速医改进程,保险公司应与医院形成双方制衡,以实现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保险监督员
监督员仅负责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更需监管机构及时跟进,促进问题解决。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