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盖特纳的“伟大”提议

盖特纳的“伟大”提议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美国财长盖特纳在釜山G20财长会议前向其他的各国财长发了一封私人邮件,提议“在美国必要转向高储蓄率的同时,更需要日本和欧洲贸易顺差国家扩大其国内需求的增长,和个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一个灵活的中国汇率政策来配合”。
    这样的建议不禁令人深思,现在欧洲还有多少国家有贸易顺差?他们还有心情帮助美国吗?欧元近期跌破1.20关口,是自2006年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新低。加上主权债务的困扰,欧盟都自顾不暇,如何有能力配合美国?美国自己当然明白,其醉翁之意不在于得到欧洲的帮忙,而是希望欧盟今后不需要美国的帮忙。

 

美国振兴计划难振兴
    因为无论是日本还是欧洲,大家的经济都在谷底中挣扎。美国必须先提高储蓄率,使贷款市场能正常操作,其实美国目前的利率处于0.25~0.5个百分点之间,在正常情况下,企业投资者应该利用低利息的环境,大量投资在厂房和生产力上,增加就业以刺激经济。
    不幸的是,次贷危机后,银行贷款审慎,对储蓄少的客户敬而远之。根据美国联邦银行的资料显示,楼宇按揭和银行贷款在金融风暴后呈现负增长,这当然跟银行的贷款能力降低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私人企业在各种不利投资的政策下,如美国医改和最低工资的提升,不会贸然在美国境内投资,如此怎能增加生产力和就业岗位。
    6月初,美国公布的5月份失业率,虽然从9.9%降至9.7%,但大部分的新增就业岗位是由美国人口普查工作提供的。私人企业创造的只有2万个,占5月份新增就业岗位的4.6%。另外,美国众议院前不久在通过延长失业保险(Jobless Insurance)至99周的议案的同时,建议提高风投的盈利税,从现在长期资本收入税的15%改为普通收入税的35%;明年,普通收入税将增至39.6%。
    此提案,虽然有待美国国会的通过,但由此可见,美国政府的政策方向是不利私人企业投资者的,更严重的是,此方向将影响创造就业岗位的空间,从而拖慢经济复苏。
    奥巴马政府的振兴经济方案,绝大部分都是花费多,效益少的政策,如美国的80亿元“高铁计划”,就没有像中国和日本那样,兴建时速220英里的高铁,而只是维修现有的铁路系统。民间团体,如美国中西部高铁组织(Midwest High Speed Rail Association),就曾去信白宫,要求奥巴马政府拨款兴建一条由芝加哥到圣路易斯每小时220英里的高铁,以解中西部就业不足的问题,但白宫对此并没有任何回应。

 

 

振兴经济应着力美国本土
    另外,灵活的中国汇率政策是必然的,但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的燃眉之急,相反可能令已经疲软的美国经济更疲软。今天的美国,大部分日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本年度第一季度美国的成衣进口为167亿美元,而成衣出口为7.2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当然会使中美逆差缩小,因为中国商品在美国的价格会因人民币升值而扯高,美国人因而减少购买中国商品,转买美国货,但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美国企业在过去的20年里,已将大部分轻工业转移到东南亚,东欧和中国,美国本土的轻工业生产力大不如前。
    今天,美国的日用品多为中国制造,中国商品价格的提高只会令美国人困难的生活更加困难。即便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可能会购入更多的美国商品,但美国出口的商品大多为重工业和高科技产品,在中国国内的需求增长不大。除了这些以外,美国可出口的就是美国国债,人民币升值可令中国政府有能力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
    这本来是一个可行的建议,但当前奥巴马政府的振兴经济方案里,都侧重于提供国民福利,而不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任何一个美国国债的买家都会问,美国如何偿还如此庞大的债务?目前美国国债为13兆美元,是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美国政府若有前瞻性,真的希望振兴经济,应从提高美国本土的生产力开始,削减福利使其收支平衡,加强科研和重工业出口,降低企业税收,制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加强生产力,增加私人机构就业岗位,扩大消费,强化美元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QE3登场
QE3意在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开启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大幕。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新兴经济体“失色”
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但在挑战面前还需加强合作。


不可思议的印度
经济改革使印度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其服务业和制造业迅速崛起。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