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是堂 > 农业还未过大关

农业还未过大关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最近六年,我国粮食连续增产。

陈锡文/文

最近六年,我国粮食连续增产。2003年粮食总产量为8614亿斤,2009年增长到10616亿斤。连续六年增产,一些人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一些地方放松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对农民积极性调动不够。要看到,我国目前每年的粮食消费量大约在10300亿斤~10400亿斤,只有将粮食产量保持在10600亿斤以上,才有把握满足需求。对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必须高度关注。

小春作物可能减产

今年初,我国农业开局形势并不好,先是西南五省区严重干旱,紧接着是华北、东北部分粮食主产区开春以后出现了低温、多雨雪天气,很多地方春播不得不推迟。

截至目前,小春作物减产几成定局,夏粮还要看今后几十天内的气候和管理。因此,今年要保持粮食不减产,形势非常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当然,产生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气候原因所致,但回过头来大家也都在问,西南地区这么长时间的旱情为何解除不了?

水源短缺是一方面,但更加突出的问题是水库库容不足。因存在病险水库问题,很多水库存水量连设计的一半都不到,水渠老化失修问题非常严重。从这个角度看,还不能说我国的农业已经过关。

大豆故乡现在却要进口大量大豆

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粮食除了谷物之外,还有大豆、薯类等。分品种看,目前,除了稻谷紧一点外,小麦、玉米正常年份都可自给,现在主要农产品供求矛盾最突出的是大豆。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自产大豆约为1400多万吨,而进口量达到4255万吨,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产大豆的三倍。之所以进口这么多大豆,最关键的问题是国内食用植物油和畜牧业发展所需的植物蛋白严重不足。2009年,我国进口的食用植物油达到816万吨。

进口有利有弊,从经济全球化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情况看,进口大豆、植物油相当于进口了土地、水资源、阳光,国内很多土地可以移作它用,这是从有利的角度看。

但是,进口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风险。在全球贸易、农业生产正常的情况下,随着进口数量的增长,价格会大幅度上涨。目前我国大豆和植物油的自给率分别已降至25%和40%,调控能力相当弱。一旦国际市场大豆涨价,植物油、豆饼就涨价,并会带动肉禽蛋涨价,我们对畜产品和食用植物油的市场调控能力也会大幅度下降。如国际贸易、全球农业生产情况不正常导致进口困难,那就会直接影响这些产品的国内供求关系。

有人建议,中央应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多生产一些大豆、植物油就可以解决供需矛盾。这个意见逻辑上是正确的,但问题是我们的土地就那么多,要增加大豆、植物油的生产,就得相应减少其他作物的种植。

“18亿亩红线”必须坚守

2008年底,我国的耕地总面积为18.26亿亩。有的同志提出,守“18亿亩红线”不科学。

我个人认为,“18亿亩红线”必须坚守。我国的耕地面积远远不够。2009年我国耕地面积是18.26亿亩,播种面积23.5亿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亿亩。现在采取的各种各样措施,就是围绕着用经济杠杆引导农民能种上16亿亩的粮食,否则就打不出1万多亿斤粮食,就满足不了需求,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除了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还剩下7.5亿亩播种面积,蔬菜、油料、棉花、糖料大约分别占用了2.7亿亩、2亿亩、8000万亩、4000万亩。此外,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小作物如烟、茶、麻、杂粮、中药材及瓜果、鲜花等也需要耕地种植。

如果不进口大豆和植物油,按现有的生产水平,我们至少得拿出5.6亿亩耕地。可是5.6亿亩耕地到底减种什么?现在情况是哪个都不能减。

在这个背景下,我是不赞同“用不着保护18亿亩耕地,保护18亿亩耕地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这一观点。

国土部很快会公布第二次土地详查数据,耕地面积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大家都知道,账面数字的耕地增减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地都已经用在那里了,农业产能并没有什么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松,保护耕地这个要求不能改。否则,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口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金融业新方向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


把握2012
2012年,中国的经济走势由我们自己把握,国际环境并不是主要原因。


看清当前经济形势
目前,社会上对楼市、股市、债市、汇市何去何从议论纷纷。


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
美元国际化是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